沙粒 网赚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盖洛普优势识别器:提升识人的方法与经验

向下

盖洛普优势识别器:提升识人的方法与经验 Empty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:提升识人的方法与经验

帖子  chenyun816468 周四 二月 05 2015, 16:59

  简单2014年

 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:提升识人的方法与经验 3tb_150205212339f6ei531369

 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:对外经营客户,对内经营人力资源。只有员工队伍经营好了,员工满意了,才会敬业,然后才能让客户满意,最终实现客户忠实,从而保障可持续发展。

  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应该围绕经营人力资源开展,不仅因为这是源头,而且还是核心。经营员工队伍包括“盘、选、育、用、留、汰”6个环节。尽管这项工作我做得也是一般般,但因为确实非常重要,必须硬着头皮修炼一下这门功夫,先带头整理一点自己的体会,与大家分享,算是抛砖引玉,希望更多的干部能参与进来(就象我谈学习一样,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,关键是要有主动学习的动力,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)。通过分享,获得启发,从而共同提高,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。

  伤其十指,不如断其一指,我只选择1个环节展开,这个环节大家可以继续讨论,进行总结共享,其余的环节就统统留给大家去发挥了。

  1、选人的关键是什么?

  .员工创造佳绩,必须具备岗位匹配的知识、技能和经验,这是选人首先要考虑的。识别这三个要素,招聘专员、一线经理比我能干多了,我就不班门弄斧了。我认为这三个是很重要的,但不是关键要素。真正优秀的公司选拔后备人才时,这些要素仅作为分析因素,作 为判断其价值观、态度、才干的参考因素。

  .员工创造佳绩的核心要素是努力(也可以说是态度)、价值观与才干。识别员工的核心能力,我称之为“识人”,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。

  .详见《创造佳绩的三维模型》。

  2、我的识人方法与经验

  1)用心观察与记录。每次与员工接触,发现他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某个特别表现时,我会记录下来。举几个例子。

  .多年前,有一名干部第一次参加总公司的会议,有人告诉我其在笔记本上写:“XXX长方脸,XXX很瘦……”,我立即在其档案中记录了“用心”两个字。

  .2013年初,深圳公司动员了几十名骨干参加广东公司的干部竞聘,广东公司挑选了最优秀的8名,在现场我明显感受到深圳公司的担忧,但深圳公司总经理立即表态,优先考虑广东的需要,我立即写下了“大局观强”四个字。

  .2013年10月,我去深圳公司,发放员工满意度问卷时,坐在第二排的一名普通员工走上来:“周老师,我来发”,完成之后,我与他聊了一会儿,发现他刚从广东支援回来,心态很好,并且善于表达,于是笔记本上记录了“积极主动、心态好、善于沟通”,并且将此想法告诉总经理。

  .2014年4月中旬经济学培训时,吕X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,“善于思考,逻辑分析能力强”。陶XX给我留下了另一个印象,把“吃亏就是便宜”理解到极致,并且说服小组成员应用到决策中(我所在小组讨论时,我也是这样引导大家的,但最终没有说服大家)。

  .2014年6月25日傍晚,宋总安排在杭州参加学习的6名员工去西湖边用餐、游玩,“用心”。

  .2014年6月27日中午,我路过801会议室,看到吴X在,便走了进去,原来是他正在关空调(不知哪个部门开完会没有及时关闭)。

  注意:

  第一,此档案只留给自己使用,绝不交给任何人,从而保证写下的话是真实的。当他人需要我对某人评价时,我会看一下档案,思考后,才发表我的看法。

  第二,尽可能用简短的语句或能够说明特点(尤其是品格、习惯等方面)的词汇,如亲和力强,善于授权,心态好,不拘小节,固执,功利心强/大局观强,理性/感性,内向/外向,细心/粗心,慎密/草率,强势/畏缩,激进/保守,强调效果/注重过程,长于行动/善于分析,比较自我/在乎他人,直接/迂回等等。

  第三,无意中观察到的行为更能反应真实情况。

  第四,评价绝不能扣帽子,如企业文化不认同、价值观不符、言而无信,应该更客观具体(比如做事风格不同,某次事件中失言了等等)。

  2)每年评估与分析。每次记录的内容,可能都是片面的,但综合起来就比较全面了。每年抽时间,归纳整理一下,并且对照他一年的业绩进行概括,对一个人的了解就更清晰了。

  3)求助他人。比如我经常与陶X探讨有关人的问题,对宋X的录用面试我邀请他共同参与,每次需要对中高级人才的招聘决策时,我必定邀请他或者相关人员共同把关(当初我请陶X是因为他能给我有价值的建议,并不知道他是“伯乐”)。遇到一些问题还经常向张总请教。

  4)组织讨论。分支委每次组织干部竞聘,我自己带头并要求每个评委进行认真评价、记录,并且讨论,充分发表意见,并记录归档,力求更全面的了解。影响很深刻的是,沈X经常会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,深入思考后觉得很有道理。

  5)员工访谈。通过与员工访谈,从另一个侧面了解管理干部的情况。

  6)业绩数据。从另一个侧面的证明。

  7)尽可能少用某一要素去给员工“评分”,而是采用差异化策略,评价他有哪些“特质”,这是最客观的,也容易让人接受(定工资尽可能采用客观业绩数据)。

  3、新方法的探索

  掌握了盖洛普的优势论之后,我又多了一个识人的新方法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精准性大大提高了。我准备的应用方法如下:

  1)努力搜寻员工才干的蛛丝马迹。

  .了解员工内心最渴望什么。通过观察或问问题(要灵活应用):你最想要什么东西?你最想做什么事?你认为自己到底有什么一招鲜?你认为自己最喜欢做什么?最讨厌做什么?

  .了解员工对什么东西学得最快。通过观察或问问题(要灵活应用):哪些一学就会?甚至无师自通?很快超过别人?哪些即使非常努力也一窍不通?总是落在别人后面?

  .了解员工最大的满足是什么。通过观察或问问题(要灵活应用):最大的满足是什么?什么情况精力倍增?什么情况格外振奋?什么情况刚好相反?

  如果这些问题搞清楚了,即使你不知道他的“主题”是什么,如何用他,你心里也应该有一个谱了。

  2)设计比较精准的面试题。只要对34个主题的特点非常清楚,面试时可以随机应变的提出一系列问题,进行判断。盖洛普说:“在人员选拔上,我们不使用主题,而是关注与工作相关的具体行为,这些行为能精确界定(即通过一些测试题),并与不同的岗位有着十分具体的关系。”尽管这个探索难度很大(使用“主题”是分子级应用水平,使用某几个测试题判别是原子级应用水平,希望富有招聘经验的人员去探索),但值得努力。盖洛普能够通过177个问题测出你的5大主题,并且很精准,不得不佩服(我测试过2次,5大主题完全一致,但排序不同)。参考盖洛普资料,我们还是能够设计出针对某些主题的面试题的,进一步设计出针对大众岗位的面试题(以上寻找蛛丝马迹的问题也是可以用的,只不过应用时需要灵活掌握)。

  .5月8日我面试了一位应聘者,感觉到她做事的主动性很强,明显的闲不住,有点符合“成就”特质(每天必须取得有形的成果,如此才能感觉良好),然后我针对性的追问了几个问题,我判断她肯定有“成就”特质(即使不是她的标志主题,也肯定是比较靠前的反应主题)。

  .6月12日又面试了一位应聘者,明显感觉到她特别爱考证,早上七点去图书馆抢位子,但即使考试不合格也不会特别伤心,很明显符合“学习”特质(她的快乐在于学习的过程,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结果)。

  3)直接应用盖洛普测试结果。既然测试结果得到高度的认可,肯定是可应用的,为了保险一点,我们再与综合评价印证一下(如果不能相互印证,可以重测。曾经有一名同事,我给他解读时,发现他的某一特质与我平时的观察相距甚大,我邮件中说“但是我有点想不通,我影响中很多事情经常要……,不知何故?”,后来与他面谈,对这一主题他自己也说不符合,他重测后,确实没有这一主题了)。将测试结果的5大主题与综合评价相结合,作为识人的依据。然后根据盖洛普相关理论与建议,思考“他的动力何在?他的思维方式如何?他怎样构筑人际关系?”,提出针对性的培训、培养、激励、分工等方案。

  4)多让“伯乐”、“个别”们发挥作用。当然首先选择认可公司价值观的他,并且进行知识、技能的培养,给他锻炼机会,给他压力,促他努力,先把他培养成合格的“伯乐”(把有“沟通”特质的人培养成讲师会更容易,大家应该同意吧。同理,把有“伯乐”、“个别”特质的人培养成面试官,肯定成功率会更高)。

  4、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关系

  1)新方法不是对老方法的否定。老方法是基础,是基本功,每一个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练好这门功,即使你是“伯乐”、“个别”,也需要将老方法作为基本功修炼(但你的老方法可能与我的不一样,只要效果好就行)。

  2)新方法是老方法的补充,提高精准性,提高效率,从地位上来说,是从属的。

  5、说明

  撰写此文的目的是抛砖引玉,给大家启发,希望更多的干部来总结这方面的经验,共同提高。每人的“特质”不一样,决定了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,切不可照搬照套,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
  附录:不得不说的几个数据

  盖洛普说,“个别”主题的人适合做教师、管理、销售,善于因人而已,但这样的人很少见。不知道是不是文化的差异,在我们公司“个别”的人特别多(但统率、自信、关联的人特别少,有可能招聘时拒之门外了,也可能进来后不适应而离开了),总经理队伍中有3个“个别”,1个“伯乐”,副总队伍中2个“个别+伯乐”,4个“个别”,2个“伯乐”,远程中心主任中1个“个别+伯乐”,1个“个别”,如此高的比例让人难以置信。

  当然,并不是说没有“个别”、“伯乐”识人就不准了。其实很可能“个别”、“伯乐”是你的反应主题,排名第6、7位的。比如张总识人很准的(但测试结果的五大主题并没有伯乐或者个别)。因此识人一定要以传统方法为基础,用测试结果作参考,将大大提高精准性,有助于“超越平庸”。

chenyun816468

帖子数 : 3959
注册日期 : 14-01-06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