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大唐西市遗址的采访记录
关于大唐西市遗址的采访记录
今天,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西安,踏上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大厅台阶,那脚下的车辙遗迹、房屋墙基和残存的街道以及厚重的古桥……每一样穿越千年的古迹都在向你细数着大唐的繁盛,还有,守护人吕建中的道义和深情……
访谈录
记者:您好,我们是天津日报的记者,也算有缘吧,我们跑到这么远来与您见面。
吕建中:是有缘。天津的作家冯骥才到我们那去过好几次,他为保护文物也做了很多工作。
记者:据了解,大唐西市遗址是被偶然发现的,当时你们是怎么意识到它的重要性?
吕建中:2001年,西安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在西市原址上进行复原建设。最初的想法只是要建造一个旅游景点,并没有想到会有新的重大发现。后来我们找国内研究唐史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,结果发现大唐西市太重要了,它有三个唯一性:第一,它是唯一能反映盛唐文化和丝路文化的遗址。第二,与大雁塔、华清池等反映宗教文化和宫廷文化不同,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遗址,第三,它是唯一可以以丝绸之路起点命名的遗址。这么重要的遗址被发现了,我们当然很激动!记者:您当时到现场去看了吗?是什么情景?吕建中:遗址是逐步发现的,先发现的是唐代的石桥,桥涵,上水下水管道,十字街遗址,马路啊……然后越发现越多。面对这一重大发现,我们首先设计了遗址保护方案,我当时就提出,由我们企业进行保护。由民营企业保护国家文物,这在全国是第一例!我们自己出钱,进行勘探和保护,后来我们又投资了3.2亿元,建设了一个博物馆。保护方案要层层批准,经过国家和省市文物局以及文物保护专家进行论证同意之后,我们才能按照保护方案出资进行保护。记者:这个保护方案是谁提出来的?吕建中:是由全国知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制订出来的,然后报国家文物局开论证会同意后才正式实施。前后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。
记者:这一发现,使您原来的项目全部推翻,您在经济上是有损失的呀!
吕建中:损失很大!原来的整个工程都停下来了,一开始还真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?
记者:这样的经济压力并不是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都能够承受的,您当时是怎么想的?
吕建中:当时国家文物局给陕西省文物局下发的《关于陕西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保护问题的意见函》明确指出,“西市”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,要纳入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当中。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!我们是在传承文化、续写历史!所以,我们就把其他赚钱的项目都停掉,把资金集中起来,建了博物馆。我们发现了许多文物,大部分是陶器、瓷器、钱币、石雕等,现在都展示在博物馆里。
记者:这也说明了您的眼光和境界是与众不同的,您在这之前研究过收藏吗?
吕建中:有。接手大唐西市项目后,通过认真研究,我发现它的历史曾经是那么辉煌,对人类进步和文明做出过那么大的贡献,能够把它保护起来,给后人展示出来并传承下去,是一件非常阳光的、有意义的事情。
记者:也许这与您从小在西安长大,受这样的历史厚重的古都熏陶有关系?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都有这样强烈的保护文物的意识。
吕建中:应该是。西安是13朝的古都,从企业的角度来说,把大唐西市保护下来后,成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,人流就旺了,人流旺了,商业价值就高。反过来我们又可以用这些收入来支撑我们的文物保护。这样我们就走出了一条“以商养文、以文促商”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。
记者:但是,这样的投资回报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?对企业家来说是一个考验?
吕建中:对,是的。但它是可持续性的,项目全部建完后,我们可以安排就业岗位3万人,每年向国家纳税五到六个亿。
记者:像这样由民营企业来保护国家文物的,您肯定是中国第一人?我就想知道,您为什么会这样做?一般都是由政府号召才做,而您从心里自发的就有这种保护意识,非常难得。
吕建中:我认为,遗址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,房子可以明天再建,道路可以今后再修,但遗址保护必须从现在开始。遗址一旦毁了,就再也不会有了。
记者:您是60后,相对年轻,您的这种文物保护的意识是怎样形成的?
吕建中:这种意识就是一种责任。在恢复西市的时候,我们就要研究它的历史,我们就知道它的重要性。可以说,大唐西市是我国文化瑰宝中的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。
记者:您是说您被这宏大的历史给震撼了?
吕建中:是的,发现了以后很震撼。要对西市历史进行充分地了解,才能在建设这个项目的时候对它的业态布局、商业运营有一个规划。
记者:您是不是经常到那里去感受一些东西?
吕建中:经常去看。想象着盛唐时代的辉煌。对我来说,保护它是一种责任。
记者:我觉得,您改变了民营企业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,通常人们认为民营企业家只认识钱,没有文化。
吕建中:你这句话说得太对了!我就对我们的员工说,我们是干了一件充满阳光的事业,一个可以永世流传下去的项目,也是一种城市的记忆。衡量一个人的价值,不是看他有多少财富,而是要看他给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,看他有多少用钱买不来的东西。
记者:介绍一下由您发起的“彩绘丝路”文化交流活动?
吕建中:“彩绘丝路——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”是由中国文联、陕西省政府和中国美协主办,由大唐西市策划承办的大型跨国文化交流活动。该活动已经举行了一年多,已有近百位艺术家从丝绸之路的起点——西安大唐西市出发,到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进行采风和创作。我们想通过这种活动广泛地宣传丝绸之路、助推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。同时,这项活动也创新了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。在采风过程中,代表团与当地的艺术家和主流媒体交流、碰撞出灵感的火花。每位艺术家都是民间大使、艺术大使,不仅把艺术和文化精品带到了丝路沿线国家,也把中国改革开放、发展、进步、文明、包容的理念传递给丝路沿线国家,更重要的是把中国和谐发展、和平共存的理念带到世界各地。记
者:都去了哪些国家?
吕建中:艺术家们先后完成了我国和哈萨克斯坦、土耳其、伊朗、印度、尼泊尔、希腊、意大利等国家的采风考察,成为国内外文化界、艺术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。2011年12月12日,“2012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”在安卡拉开幕,由大唐西市承办的“彩绘丝路——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展”成为了中国文化年开幕式庆典的领衔项目。艺术家们创作的百余幅反映丝绸之路遗址遗迹、民风民俗和地域特色的精品画作成功展出。国家主席***和土耳其总统居尔、总理埃尔多安均致信表示热烈祝贺。本次活动的举办,是我们民营企业践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,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的一次成功案例,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土两国文化交流,促进丝绸之路联合申遗,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。同时,能为中国外交做出一点贡献,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!记者:文化走出去的点子非常好,做了一个全新的突破,跳出了以往的商业模式,与文化艺术相结合,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吻合的。吕建中:重走丝绸之路这个活动,还有第4批、第5批,我相信会有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,发挥他们的艺术特长,宣传我们国家和谐、和平、发展的理念。这是一种可感、可视的文化交流活动,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长久,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,是很自然的,并且容易让人接受。
记者:请您再谈一下您这次的获奖?
吕建中:作为全国唯一入选的民营企业家,能够获得“2011中华文化人物”殊荣,我认为不仅仅属于我个人,而是属于大唐西市全体员工的,更属于全国所有投入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的民营企业家。能够获得这一荣誉,是因为在过去的10年里,我和我们大唐西市的团队,积极投身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,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,长年举办公益性的文化活动,促进文化旅游与文化消费所做出的艰辛的探索与实践。
2011年是大唐西市成就显著、喜事连连的一年。这一年,大唐西市先后荣获“国家4A级旅游景区”,首批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”等殊荣。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,也是每一个区域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。能够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发展经济的优势,对我们来说,吕建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,积累了经验。这个模式值得在全国进行推广。
访谈录
记者:您好,我们是天津日报的记者,也算有缘吧,我们跑到这么远来与您见面。
吕建中:是有缘。天津的作家冯骥才到我们那去过好几次,他为保护文物也做了很多工作。
记者:据了解,大唐西市遗址是被偶然发现的,当时你们是怎么意识到它的重要性?
吕建中:2001年,西安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在西市原址上进行复原建设。最初的想法只是要建造一个旅游景点,并没有想到会有新的重大发现。后来我们找国内研究唐史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,结果发现大唐西市太重要了,它有三个唯一性:第一,它是唯一能反映盛唐文化和丝路文化的遗址。第二,与大雁塔、华清池等反映宗教文化和宫廷文化不同,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遗址,第三,它是唯一可以以丝绸之路起点命名的遗址。这么重要的遗址被发现了,我们当然很激动!记者:您当时到现场去看了吗?是什么情景?吕建中:遗址是逐步发现的,先发现的是唐代的石桥,桥涵,上水下水管道,十字街遗址,马路啊……然后越发现越多。面对这一重大发现,我们首先设计了遗址保护方案,我当时就提出,由我们企业进行保护。由民营企业保护国家文物,这在全国是第一例!我们自己出钱,进行勘探和保护,后来我们又投资了3.2亿元,建设了一个博物馆。保护方案要层层批准,经过国家和省市文物局以及文物保护专家进行论证同意之后,我们才能按照保护方案出资进行保护。记者:这个保护方案是谁提出来的?吕建中:是由全国知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制订出来的,然后报国家文物局开论证会同意后才正式实施。前后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。
记者:这一发现,使您原来的项目全部推翻,您在经济上是有损失的呀!
吕建中:损失很大!原来的整个工程都停下来了,一开始还真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?
记者:这样的经济压力并不是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都能够承受的,您当时是怎么想的?
吕建中:当时国家文物局给陕西省文物局下发的《关于陕西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保护问题的意见函》明确指出,“西市”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,要纳入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当中。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!我们是在传承文化、续写历史!所以,我们就把其他赚钱的项目都停掉,把资金集中起来,建了博物馆。我们发现了许多文物,大部分是陶器、瓷器、钱币、石雕等,现在都展示在博物馆里。
记者:这也说明了您的眼光和境界是与众不同的,您在这之前研究过收藏吗?
吕建中:有。接手大唐西市项目后,通过认真研究,我发现它的历史曾经是那么辉煌,对人类进步和文明做出过那么大的贡献,能够把它保护起来,给后人展示出来并传承下去,是一件非常阳光的、有意义的事情。
记者:也许这与您从小在西安长大,受这样的历史厚重的古都熏陶有关系?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都有这样强烈的保护文物的意识。
吕建中:应该是。西安是13朝的古都,从企业的角度来说,把大唐西市保护下来后,成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,人流就旺了,人流旺了,商业价值就高。反过来我们又可以用这些收入来支撑我们的文物保护。这样我们就走出了一条“以商养文、以文促商”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。
记者:但是,这样的投资回报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?对企业家来说是一个考验?
吕建中:对,是的。但它是可持续性的,项目全部建完后,我们可以安排就业岗位3万人,每年向国家纳税五到六个亿。
记者:像这样由民营企业来保护国家文物的,您肯定是中国第一人?我就想知道,您为什么会这样做?一般都是由政府号召才做,而您从心里自发的就有这种保护意识,非常难得。
吕建中:我认为,遗址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,房子可以明天再建,道路可以今后再修,但遗址保护必须从现在开始。遗址一旦毁了,就再也不会有了。
记者:您是60后,相对年轻,您的这种文物保护的意识是怎样形成的?
吕建中:这种意识就是一种责任。在恢复西市的时候,我们就要研究它的历史,我们就知道它的重要性。可以说,大唐西市是我国文化瑰宝中的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。
记者:您是说您被这宏大的历史给震撼了?
吕建中:是的,发现了以后很震撼。要对西市历史进行充分地了解,才能在建设这个项目的时候对它的业态布局、商业运营有一个规划。
记者:您是不是经常到那里去感受一些东西?
吕建中:经常去看。想象着盛唐时代的辉煌。对我来说,保护它是一种责任。
记者:我觉得,您改变了民营企业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,通常人们认为民营企业家只认识钱,没有文化。
吕建中:你这句话说得太对了!我就对我们的员工说,我们是干了一件充满阳光的事业,一个可以永世流传下去的项目,也是一种城市的记忆。衡量一个人的价值,不是看他有多少财富,而是要看他给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,看他有多少用钱买不来的东西。
记者:介绍一下由您发起的“彩绘丝路”文化交流活动?
吕建中:“彩绘丝路——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”是由中国文联、陕西省政府和中国美协主办,由大唐西市策划承办的大型跨国文化交流活动。该活动已经举行了一年多,已有近百位艺术家从丝绸之路的起点——西安大唐西市出发,到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进行采风和创作。我们想通过这种活动广泛地宣传丝绸之路、助推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。同时,这项活动也创新了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。在采风过程中,代表团与当地的艺术家和主流媒体交流、碰撞出灵感的火花。每位艺术家都是民间大使、艺术大使,不仅把艺术和文化精品带到了丝路沿线国家,也把中国改革开放、发展、进步、文明、包容的理念传递给丝路沿线国家,更重要的是把中国和谐发展、和平共存的理念带到世界各地。记
者:都去了哪些国家?
吕建中:艺术家们先后完成了我国和哈萨克斯坦、土耳其、伊朗、印度、尼泊尔、希腊、意大利等国家的采风考察,成为国内外文化界、艺术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。2011年12月12日,“2012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”在安卡拉开幕,由大唐西市承办的“彩绘丝路——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展”成为了中国文化年开幕式庆典的领衔项目。艺术家们创作的百余幅反映丝绸之路遗址遗迹、民风民俗和地域特色的精品画作成功展出。国家主席***和土耳其总统居尔、总理埃尔多安均致信表示热烈祝贺。本次活动的举办,是我们民营企业践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,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的一次成功案例,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土两国文化交流,促进丝绸之路联合申遗,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。同时,能为中国外交做出一点贡献,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!记者:文化走出去的点子非常好,做了一个全新的突破,跳出了以往的商业模式,与文化艺术相结合,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吻合的。吕建中:重走丝绸之路这个活动,还有第4批、第5批,我相信会有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,发挥他们的艺术特长,宣传我们国家和谐、和平、发展的理念。这是一种可感、可视的文化交流活动,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长久,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,是很自然的,并且容易让人接受。
记者:请您再谈一下您这次的获奖?
吕建中:作为全国唯一入选的民营企业家,能够获得“2011中华文化人物”殊荣,我认为不仅仅属于我个人,而是属于大唐西市全体员工的,更属于全国所有投入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的民营企业家。能够获得这一荣誉,是因为在过去的10年里,我和我们大唐西市的团队,积极投身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,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,长年举办公益性的文化活动,促进文化旅游与文化消费所做出的艰辛的探索与实践。
2011年是大唐西市成就显著、喜事连连的一年。这一年,大唐西市先后荣获“国家4A级旅游景区”,首批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”等殊荣。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,也是每一个区域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。能够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发展经济的优势,对我们来说,吕建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,积累了经验。这个模式值得在全国进行推广。
yongbuyanbai2- 帖子数 : 5146
注册日期 : 12-08-31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